在大四上学期,独自去含山县褒禅山观光
写于 2024 年 3 月 17 日,家中。
起因
之前在语文课本上,阅读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,偶然最近发现褒禅山离我就读的大学不远,便决定去看看。
路上
我就读的大学在南京,褒禅山在安徽含山县,两地之间并无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。所以我先从南京南坐高铁到马鞍山东站,再坐大巴到含山县汽车站。回程也是同理,就不赘述了。
当时处于疫情期间,去哪里都不方便,尤其是像我这样跨省观光。我记得在安徽出站需要出示安康码,而这个码里需要填在安徽的常住地址,对于我这样的游客而言明显是填不了的,但又不能不填,只得填了个褒禅山寺庙的位置😂。
出了含山汽车站,大概是中午 11 点,本想找找有没有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,很可惜没有,网上找到的这里曾经开过一家肯德基,但是不久后倒闭了。于是找了一家沙县小吃,点了一份牛肉炒饭。虽然县城很小,也没又高楼大厦,整体是上世纪刚改革开放的风貌,但消费水平并不低,一份牛肉炒饭花了我 13 块钱,和南京的价格差不多,牛肉占比也不多,美味程度尚可,比较一般。
我等公交车的时候,发现这整个县城只有 6 路公交车,不经再印证了这县城的小(不过所有公交都是全程 1 块钱)。
但令我比较吃惊的是,我上车准备投币的时候,发现公交车的刷卡器上竟然支持扫码。
褒禅山
其实还没到景区就已经能看到连绵不断的山了,要不是周围的电线杆和水泥路,让我相信现在不是 2020 年都是有可能的。
景区的入口放着一座王安石的雕像和一些常见的吉祥的意象。
褒禅山最出名的它的溶洞,十分美轮美奂,在里面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,全程手机是没有信号的。
在景区没开发前,所有溶洞里都是没有灯光的,更别说脚下的台阶了。那时人们举着火把或者煤油灯,见到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,想想都觉得很刺激和吓人。










后记
其实整体游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座山,更不是那个溶洞,而是县城走在路上的人。
在周末的县城里,我竟没有遇到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行人,要不是四五十岁大叔,就是还在上小学的儿童。包括我坐来回景区的公交上,大多也是爷爷奶奶带着孙辈游玩的。一开始我还十分奇怪,但在等公交的时候,我看着好几辆写着 “南京 - 含山” 和 “合肥 - 含山” 的大巴车,我便明白了。
参考资料
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後名之曰 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阳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馀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“花山”。今言 “华” 如 “华实” 之 “华” 者,盖音谬也。
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──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,──谓之後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”;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予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於是余有叹焉:古人之观於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,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於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,於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,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余於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